logo头像
Snippet 博客主题

java 内存堆栈

java 内存堆栈

1
2
Java程序运行在JVM(Java Virtual Machine,Java虚拟机)上,
可以把JVM理解成Java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桥梁

内存开辟规则

寄存器

1
JVM内部虚拟寄存器,存取速度非常快,程序不可控制

栈 Stack:

1
2
3
4
保存局部变量的值:包括
1.基本数据类型的值。
2.保存类的实例,即堆区对象的引用(指针)。
3.保存加载方法时的帧。

堆 Heap:
运行时顺序区 由垃圾回收来负责的

1
2
3
4
用来存放动态产生的数据,比如new出来的对象。
注意 创建出来的对象只包含属于各自的成员变量,并不包括成员方法。
因为 同一个类拥有各自的成员变量,存储在堆中的不同位置,
但是同一个类不同实例的他们共享该类的方法,并不是每创建一个对象就把成员方法复制一次。

创建对象:
在堆里依据类型声明的属性 开辟控件

变量声明:
局部变量 和参数变量 在栈里开辟控件

TCP/IP是个协议组,可分为三个层次:网络层、传输层和应用层。

在网络层有IP协议、ICMP协议、ARP协议、RARP协议和BOOTP协议。

在传输层中有TCP协议与UDP协议。

在应用层有FTP、HTTP、TELNET、SMTP、DNS等协议。

因此,HTTP本身就是一个协议,是从Web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。

TCP 是基于 TCP 协议实现的网络文本协议,属于传输层。
UDP 是和TCP 对等的,属于传输层,UDP 和 TCP 有重要的区别。

TCP

TCP(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,传输控制协议)
是基于连接的协议,也就是说,在正式收发数据前,必须和对方建立可靠的连接。
一个TCP连接必须要经过三次“对话”才能建立起来,其中的过程非常复杂,

我们这里只做简单、形象的介绍,你只要做到能够理解这个过程即可。我们来看看这三次对话的简单过程:
主机A向主机B发出连接请求数据包:

“我想给你发数据,可以吗?”,这是第一次对话;

主机B向主机A发送同意连接和要求同步(同步就是两台主机一个在发送,一个在接收,协调工作)的数据包:“可以,你什么时候发?”,这是第二次对话;

主机A再发出一个数据包确认主机B的要求同步:“我现在就发,你接着吧!”,这是第三次对话。

三次“对话”的目的是使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同步,经过三次“对话”之后,主机A才向主机B正式发送数据。

UDP

UDP(User Data Protocol,用户数据报协议)
是与TCP相对应的协议。它是面向非连接的协议,它不与对方建立连接,而是直接就把数据包发送过去!

UDP适用于一次只传送少量数据、对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应用环境。

比如,我们经常使用“ping”命令来测试两台主机之间TCP/IP通信是否正常,
其实“ping”命令的原理就是向对方主机发送UDP数据包,
然后对方主机确认收到数据包,如果数据包是否到达的消息及时反馈回来,
那么网络就是通的。

例如,在默认状态下,一次“ping”操作发送4个数据包(如图2所示)。大家可以看到,发送的数据包数量是4包,收到的也是4包(因为对方主机收到后会发回一个确认收到的数据包)。这充分说明了UDP协议是面向非连接的协议,没有建立连接的过程。正因为UDP协议没有连接的过程,所以它的通信效果高;但也正因为如此,它的可靠性不如TCP协议高。QQ就使用UDP发消息,因此有时会出现收不到消息的情况。

tcp协议和udp协议的差别

TCP UDP
是否连接 面向连接 面向非连接
传输可靠性 可靠 不可靠
应用场合 传输大量数据 少量数据
速度
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

打赏